品牌要保护更要创建

日期:2012-03-29 浏览:648

       食蟹时节,各种打着“阳澄湖”旗号的大闸蟹纷纷被揭血统不纯。几乎同时,山东的地理标志产品“沾化冬枣”也备受“山寨”、“李鬼”所伤。多年以来,围绕农产品品牌保护的探讨从未间断,各地品牌保护的各种做法也不断升级,但傍名牌、仿名牌的不绝如缕。其原因有生产力水平不高、诚信体系不健全、品牌保护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等,但换种思路想想,“阳澄湖”之外的大闸蟹我们又知道多少?保护品牌的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品牌成长起来。
       “阳澄湖大闸蟹”、“沾化冬枣”等地理标志产品都是响当当的产地品牌,从国家到地方对此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只有阳澄湖113平方公里水面上按照标准化养殖的大闸蟹才是“阳澄湖大闸蟹”,此外即便产自周边区域、“沾亲带故”的都算假;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也要依据法律和有关规定取得授权。但是,消费者对此知之不多,一些生产者、经销商也乐得搭产地品牌的顺风车。
       傍名牌可能让某些人暂时获利,但不能逍遥太久。近年来,各地对产地品牌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例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每年要公布蟹的养殖量、上市时间,更新绑在蟹腿上防伪圈的颜色、图案等,还会向媒体和消费者说明蟹的体重与价格标准以及警惕假的防伪查询电话;沾化县有关部门今年9月就开始与济南市工商部门合作开展冬枣打假行动等。
       更关键的是,傍名牌损人更伤己,尤其是对那些有着独特农产品资源的地区而言,临近安徽砀山的河南宁陵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宁陵梨有600多年历史,明朝孝宗年间曾被列为贡品,但因为没有名气,多年来处于“砀山梨”的阴影中,为之调剂产量缺口,低价装进了“砀山梨”的箱子里。好在近年来,该县认识到了这种尴尬,县政府先后带头注册了“金顶”牌和“知德福”牌酥梨商标,并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产地名称,同时开始挖掘酥梨文化内涵,发展生态旅游,亲口尝到了做回“宁陵梨”的甜头。宁陵梨站起来了,但宁陵人很清醒,明白自己的牌子和规模眼下并没有砀山梨那么大,扎扎实实提高质量,是对客商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有这种认识,宁陵梨会有前途。
       笔者认为,但凡能够傍上名牌的农产品在外观、口感上不一定差。与其给别人做宣传、还成了打击对象,又耽误自己的前程,不如另开一条路打出自己的产地品牌。如今,在国内大闸蟹最大的销地和集散地上海,来自太湖、宝应湖、石臼湖、巢湖、双潭湖、女山湖、沱湖、黄湖、南四湖、邛海、长荡湖、微山湖、军山湖、鄱阳湖、黄河口等20多个湖区的大闸蟹都在寻找商机,上海市场一味追求产于个别湖泊大闸蟹的局面也悄然改变着。还在别处市场上蹭“阳澄湖”的蟹们,不妨勇敢地把好品质呈现出来。
       品牌要保护更要创建。眼下,取得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部门除了要善于挖掘自己的优质资源外,还要善于依靠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把产品品牌做起来,唯有他们才是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能真正把产地品牌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让产地的农民得实惠。政府部门要做的,就是监督他们把品质保持好,帮助他们把市场环境整治好。大闸蟹不仅可以不姓“阳澄湖”,也可以有自己的产品“名”,如同涪陵榨菜有“乌江”领军,辽参有“獐子岛”打前阵。(来源:金农网新闻)
 
关键词: 正宗阳澄湖 大闸蟹 大闸蟹礼卡 大闸蟹礼盒

下一条:商业操作 阳澄蟹「横行」大陆

上一条:经济信息联播:阳澄湖大闸蟹真伪调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