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蟹史踪

日期:2012-10-25 浏览:9484
       “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又是吃蟹的好时节。今日就让我们溯着时光的河流,去探寻蟹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留下的轨迹。

        蟹与酒,蟹与诗,蟹与菊

       蟹和风雅之士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古人把食蟹、饮酒、赋诗、赏菊作为金秋时节的快意之事,那么就让我们分别谈谈蟹与酒、蟹与诗、蟹与菊的渊源。
       蟹性寒,酒可解之,故蟹酒相连,最是自然而然。历史上最早的螃蟹美食家就是一个嗜酒之人,这就是毕卓。《世说新语》有载,毕卓曾云:“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有酒有蟹,复夫何求?有酒无蟹自然是最大之遗憾,诗仙李白在《月下独酌》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脚,“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把酒持蟹,登临高台,明月高照,纵目四野,自是人间大快意之事!
       宋代高似孙诗云:“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江瓮里天;不是无肠贪蘖,要将风味与人传。”此诗用拟人之手法,描写螃蟹爬出湖田,落入酒瓮之中,成为醉蟹的过程。也许这就是醉蟹产生的最正式原因吧,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要不乡村野夫又怎能想起去把一个张牙舞爪的家伙放至香美的酒中呢,怪只怪这只螃蟹太贪杯了!
       蟹与诗也是有着不解之缘。唐宋诗词中有可以随手采撷,杜牧的“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陆游的“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苏栾城的“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高酒试羔羊”,宋景文的“越蟹丹螯美,吴莼紫蟹肥”,以及梅尧臣的“樽前已夺蟹滋味,当日莼羹枉对人”。诗人们字字珠玑的诗句使人窥探到的却是他们对于蟹肥螯美的无限渴望,不由让我们发出亦是此道中人的感叹!但历代咏蟹的诗句中最有名的还是皮日休的《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寥寥数字将螃蟹的横行之状与无畏性情跃然纸上。
       金秋时节,菊黄蟹肥,持蟹赏菊,其乐融融,而且这其中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可见吃蟹时赏菊也可抑止蟹的腥气。阳澄湖至今流传着一个凄美的故事,有一个穷书生去苏州城赶考,他的妻子一路伴其左右,一日行至阳澄湖中,风雨大作,波涛汹涌,一个巨浪将小舟覆没。书生用最后的力量将已经昏迷的娘子推上一个划子,当女子在湖边醒来的时候,发现丈夫为了救自己却丧身湖底,悲恸之下自尽于岸边,成为了一株美丽的菊花,而书生则变成了湖里的大闸蟹。之后,每逢金秋之时,蟹就会爬至盛开的菊花旁边,相依相偎。

       魂牵梦饶螃蟹宴

       螃蟹宴,有酒、有诗、有菊、有桂。但除却这些,就是仅仅一螃蟹,乃至不加任何一调料也可,就凭它的色香味已经可以让人垂涎三尺,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切入正题,谈谈螃蟹宴吧。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贾母受湘云之邀吃螃蟹赏桂花,王熙凤的插科打诨,鸳鸯等丫头的伶俐活泼,真个是其乐融融。持蟹赏菊也引发了这些才子佳人的诗兴,林黛玉夺魁菊花诗后,大家伙又叫了热螃蟹来,宝玉诗兴未尽,提出来个螃蟹吟!
       其实不但是钟鼎之家如此,既使是殷富人家也多在食蟹季节弄几只来过过食瘾,附附风雅。《金瓶梅》里就有谈及李瓶儿等在吃螃蟹时是吃葡萄酒还是金华酒的谈话。自是另有一番情趣。更有清初之张岱,在国破家亡,逼居深山之时对自己昔日与友朋辈共食蟹宴的回忆,其味、其色。其情、其景,每每让他回味不已,津津乐道。可见螃蟹宴有着如此令人念念不忘的魅力!又有多少人对之魂牵梦饶!我们又怎能知道前面贾府的螃蟹宴,不是曹雪芹借书中人物对自己年少时此情此景的难以忘怀呢!

       蟹与史上名人

       最早的蟹之美食家还是前面讲过的毕卓,但是可谓“前无古人”,却绝不可说“后无来者”,不知有多少其后之人为此“无肠公子”魂牵梦绕,思念不已呢。大文豪苏东坡不但诗词千古流传,而且也是一美食家,“但愿有蟹无监州”,为了这份美味连官丢了都在所不惜!与之同时代的黄庭坚,五十多岁时被贬谪至戎州,一日,“雪中睡起时,尚作双蟹之想,如昔人思莼鲈也”,当即写下了“想见霜脐当大嚼”的诗句。
       说起对蟹的痴迷就要说到被誉为“蟹仙”的明末哲学家李贽,他曾对螃蟹发出这样的感慨,“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可见其对于自己所为津津乐道,乐在其中!且看这位至情之人对蟹的说法,“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每当蟹一上市,李贽就倾其所有“买命钱”,每日食蟹;过了蟹期,就食瓮中珍藏之醉蟹;再往后,没有了,就只好每日思之、念之、忆之,时日之漫长,不知何日又到来年蟹至之时!
       近代学者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也是一位痴蟹如命者,她卜居吴中时,留下“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的名言。原来她住在苏州的所有原因就是因为那里每年可以吃到美味的阳澄湖大闸蟹!
       更有电影皇后胡蝶有“食蟹拥趸”的雅号。晚年侨居加拿大时,有朋友问最怀念上海的什么时,胡蝶沉吟半刻,突然扑嗤一笑,吐出三个字:大闸蟹!

       食蟹经验千年谈

       有一种说法,男人爱食虾、女人爱食蟹,说的是男人们多是简单粗暴之食法,喜欢的是虾之外皮剥除后即可大快朵颐,但食蟹却是女士的优势,这是精细之至的功夫活!
       我们的古人们早就发现了这个美味之物,并且将它的种种食法记录在册,就是怕后人们再出现“牛吃蟹”的惨剧,浪费了这个不可多得天赐之美味,我们还是多了解一些吧,否则哪地出了错,真是罪莫大焉!
       最早的蟹之记载见于《周礼》、《尔雅》。其中《周礼》中记载,早在周朝古人既已开始制作“蟹胥”,其实就是一种螃蟹酱,味甚鲜美。
       《周礼》又载:“庖人供祭祀之好羞。”郑玄注:“好羞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鳝,青州之蟹。”当时的蟹之食用还只处于最初阶段,却已经被供于祭祀之中。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不但提到蒸、炸、面拖、酒醉等蟹的各种食法,而且介绍了一种腌制螃蟹的“藏蟹法”。  《大业拾遗》中说,隋代苏州蟹业胜极一时,有“蜜蟹”、“糖蟹”、“糟蟹”等多种做法。
       唐代陆龟蒙著有《蟹志》,宋代的傅肱更是在《蟹经》一书记载了当时已有的蟹的各种食法。宋代的高似孙则在《蟹经》基础之上写出了四卷本的《蟹略》。宋代的饮食业甚为发达,当时的蟹馔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馋诞欲滴,持蟹供、尤可饕、洗手蟹、酒蟹、糖蟹、蟹酿橙、蝤蛑签、蟹馐、蝤蛑馄饨……其中以蟹酿橙最为有名,做法是把大的橙子剥去顶端,去瓤留液,把蟹膏置入其内,仍把顶端盖上,用酒醋盐水等诸物蒸熟,则鲜美香嫩,成为了当时的京师名菜和皇帝食膳之物,如今香港“宋城”依然有这道名菜供奉。
       到了明清之时,蟹是讲究蒸而食之的,袁枚《随园食单》中记有“剥壳蒸蟹法”。与袁才子同时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也有对吃蟹的细致描述。

       蟹之种种

       蟹名
       蟹是一种颇有个性的动物。宋代傅肱的《蟹谱》记载:“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 内容,则曰无肠。”
      雅号也多,有“铁甲将军”、“无肠公子”、“横行勇士”、“含黄伯”等。
       蟹画
       明代画家徐渭的“黄甲传胪图”,吴道子的“螃蟹图”,齐白石的“螃蟹图”,吴弗之的“螃蟹图”,还有李苦禅等大画家,创作出了一幅幅形神兼备的“螃蟹图”。
       蟹联
      清末,松江知府出了个上联:“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两江总督张之洞以螃蟹对之:“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关键词: 吃蟹的好时节

下一条:巴城老街东宝笛馆印象记

上一条:蟹黄的营养价值和注意事项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