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与大闸蟹,风马牛不相及?!
前者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传统文化艺术珍品,曲调柔美,婉丽妩媚;后者则是著名的中华绒螯蟹,我国传统名贵水产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优雅旋律,自耳膜及瞳仁直入脑际,寻觅知音;一个是饮食珍品,取道舌尖与味蕾抵达肠胃,为人享用。
颇有意味的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都是一个地方:昆山巴城。如此这般,昆曲与大闸蟹,不可能没关系。不但有关系,并且非常密切。无论是昆曲,还是阳澄湖大闸蟹,都不可否认地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可以这样说,昆曲与大闸蟹,是昆山的品牌,巴城的品牌。昆山与巴城,则是“昆曲”和“阳澄湖大闸蟹”名扬四海的最佳载体。2010年昆山国际旅游节,首推周庄、昆曲、阳澄湖大闸蟹,作为三张重量级旅游名片;无独有偶,在2011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上,昆山主题是:拥有昆曲、周庄和阳澄湖大闸蟹的江苏昆山,吸引了无数赞叹的目光。
一个主题,三张名片,三大元素,被昆曲和阳澄湖大闸蟹尽占其二。
三大元素,涵盖了文化、旅游、饮食等多个领域,引导人们从昆山单一的“古镇游”格局中,走进了更广阔、更迷人的文化空间;由此,昆山2400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众多历史遗存,携手走进人们视野,进入寻常人家。
于是,在金秋时节的昆山,巴城阳澄湖畔,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句场景感十足的广告语:吃美味大闸蟹,听优美昆曲,赏阳澄湖景。沿着这句广告语,向金秋的纵深走去,我们可以感觉到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诱惑。人们以不同的走向,来到同一个地方,以自已的独特感受,尽情演绎着不同的“品蟹、听曲、赏景”的优雅场景。
难说蜂拥而至的人们,为何而来。
为品蟹而听曲、赏景?为听曲而品蟹、赏景?还是为赏景而听曲、品蟹?
品肉质肥嫩、味道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是一种惬意的物质享受,欣赏美妙的昆曲,是高尚的精神享受。而在湖色美景中,边品阳澄湖大闸蟹,边欣赏昆曲小调,则是上乘的赏曲和品蟹之法,此乃生活中的极品状态,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美事、乐事。有朋友如是说。
有人称,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如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身价。此虽戏言,但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一个不一样的伙伴,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平台,也体现了不一样的价值;同理,大闸蟹在饭桌上就是菜肴,与酒同伍就是下酒菜,与昆曲搭配就是文化。阳澄湖大闸蟹与昆曲的关系,同样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物质和非物质,与文化的接壤与联姻,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的和谐演绎,丰富并美丽着我们的生活。
去年,苏州办了一个“中国大学生设计大赛”,此赛事要求参赛者以文化旅游、文化保护及推广等行业作为切入点,以苏州传统及现代文化为要素设计作品。在应征作品中,有一件名为“昆曲大闸蟹”的作品,将两者更直接地表现出来,颇有创意。
作品将阳澄湖大闸蟹制成了一张昆曲关公脸谱,被嵌在苏州园林建筑的窗格中。脸谱相貌堂堂,蟹的两支大螯,一支持关公刀,一支轻捋长髯,威风凛凛。
久久凝视着这件作品,发现在大闸蟹的铮铮阳刚之气中,悄然弥漫着昆曲的阴柔之美,这是昆曲与阳澄湖大闸蟹的和谐之美。
作者: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