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旅图】巴城蟹文化博物馆游记

日期:2014-09-01 浏览:16824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蟹,本是一凡物。只因味道鲜美,才“有幸”爬上人们的餐桌。说到吃蟹,中国人可以算是最勇敢的。至今仍有不少外国人不敢吃大闸蟹,而根据考古研究,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经将蟹作为一种食材。

       同样是吃蟹,就不得不提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蟹神”毕卓,一句“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便足了一生矣!”,开启了文人品蟹的新阶段。将飘逸洒脱的魏晋风范带入吃蟹之中,蟹文化由此发端,此后传承千年。

       蟹文化各地均有之,但不得不承认,阳澄湖蟹文化是集大成者。不仅因为自古江南,雅士汇聚,文脉深厚。还因为阳澄湖大闸蟹自古便被奉为“天下第一鲜”,备受古代上层社会推崇。早在明朝时期,阳澄湖区域就已经产生品蟹专用工具“蟹八件”,为品蟹正式注入了仪式化的内涵。各类蟹诗蟹画的大量涌现,无疑为阳澄湖蟹文化增加了更多内容。

       位于阳澄湖东岸的“蟹乡”巴城,被称为品蟹圣地。六大品蟹聚集区内,拥有上千家蟹舫。品蟹时节,上百万人次汇集于此,品蟹胜景颇为壮观。相比蟹舫里的热闹非凡,偏安一隅的巴城老街,却依然维持着百年来的安详节奏。国内唯一一家蟹文化博物馆,就位于这里。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位于巴城老街西端,为一栋古建改造而成。两层的小楼,不大的格局,却将博大精深的阳澄湖蟹文化收纳其中。尽管未能做到全面详实,但也可以将蟹文化大致了解。

       说起大闸蟹,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这就是巴解。巴解第一个吃蟹的传说在阳澄湖流域传播甚广,“蟹乡”巴城名字的来历也正是因为巴解。进入博物馆,首选看到的便是巴解的塑像,尽管现代感十足,但依然向人们传递了在蛮荒时代,巴解带领族人抵抗蟹灾时的场景。旁边的文字墙,则详细描写了关于巴解的传说。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在小楼的前后之间,有一处天井。江南秋光顺着黛瓦边沿,洒满天井中的假山。斑驳的白墙上,有一块关于捕蟹场景的浮雕作品,生动展示了往昔场景。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进入后面的一栋小楼中,主题为“蟹乡”巴城的介绍。从“一湖八鲜”传说的介绍;到民国时期,巴城地区较早进行大闸蟹售卖的义隆渔行;再到各种历史文献以及现代巴城的沙盘展示,信息量很大。尤其是一份1958年中央给巴城的一封回信,尤其珍贵。1958年,巴城当地渔民为毛主席寄去精挑细选的阳澄湖大闸蟹,后接中央回信表示感谢。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沿着木制楼梯来到二楼,这里也是蟹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主题被命名为“咏蟹”和“品蟹”。巴城不仅蟹味飘香,也是浓墨飘香之地。作为中国书法之乡,走出许多书法名家。在众多书画作品中,当然少不了大闸蟹的题材。除了书画作品,展馆内还有不少大闸蟹题材的工艺品,栩栩如生,设计精妙。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上文说到,从魏晋时期开始,中国人才真正摆脱囫囵吃蟹的历史,将吃蟹上升到更高层次。古代,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文人骚客。每逢秋季,持螯煮酒,赏菊吟诗,品蟹是一桩不可缺少的雅事。在长期的食蟹过程中,国人更是将蟹做出了百千花样。根据记载,我们现在能吃到的蟹菜,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可见蟹文化的悠久历史。

       展馆内还详细介绍了品蟹工具“蟹八件”的使用方法,对于已经习惯了徒手“武吃”的现代人来说,不由感叹古人对于珍贵食材的精致态度,同时也领略到“文吃”的独特魅力。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阳澄湖大闸蟹需求日益旺盛。加之自然环境的变迁,使得野生大闸蟹已经难觅踪迹。传统的渔民抓蟹,被现代的规模养殖所取代。曾经的捕蟹技巧与工具,也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巴城蟹文化博物馆中展示了很多现在已经非常少见的捕蟹工具实物,比如蟹罾、渔灯、蟹笼等。以及一些弥足珍贵的捕蟹实景照片,让人感受到渔米之乡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最后,是关于“识蟹”的内容。以展板的形式,通过阳澄湖大闸蟹的外观特征,对是否正宗进行分辨。很显然,在如今鱼龙混杂的蟹业市场,单凭外观已经很难判断,因为市场充斥着各种“洗澡蟹”“漂白蟹”等。中蟹网有鉴于此,推出了包括第三方监管蟹礼保证体系等,以更为严谨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辨识正宗与否的更为直观和直接的方法。如何分辨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成为蟹文化在现代的一个延伸,也多少令人有些无奈。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关键词: 巴城蟹文化博物馆 巴城老街 巴城旅游 蟹文化

下一条:【阳澄旅图】水天佛国之皇罗禅寺

上一条:阳澄湖旅游之骑行游第三天线路推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