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笔下的大闸蟹
2019-04-04
根据历史可考究,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将蟹当作食物去食用的民族。国人食蟹,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距今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前史了。《周礼》中的“蟹胃”一词,就是一种螃蟹酱。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引用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食蟹的办法又往前推了一步。后来陆龟蒙的《蟹志》、傅肪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著,由此可见,中国对蟹的研究在不断的加深。
中国人食蟹的前史悠长,而将食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明享用,更是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魏晋期间就开始盛行了。在《世说新语·任诞》有记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食蟹的名人毕卓曾经说过:“一手持酒杯,一手持蟹鳌,拍浮酒池中,便足了终身矣。”
“金风抽丰响,蟹脚痒。”到了明清时代,每逢秋季螃蟹黄满、肉嫩鲜美之时,江南的文人雅士们肯定要举办蟹宴,解馋却是其次,品蟹、喝酒、赏菊、吟诗才是金秋时节最令人憧憬的风流雅事。 下面就盘点一下名人品蟹吟诗的风流韵事。
中国人食蟹的前史悠长,而将食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明享用,更是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魏晋期间就开始盛行了。在《世说新语·任诞》有记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食蟹的名人毕卓曾经说过:“一手持酒杯,一手持蟹鳌,拍浮酒池中,便足了终身矣。”
“金风抽丰响,蟹脚痒。”到了明清时代,每逢秋季螃蟹黄满、肉嫩鲜美之时,江南的文人雅士们肯定要举办蟹宴,解馋却是其次,品蟹、喝酒、赏菊、吟诗才是金秋时节最令人憧憬的风流雅事。 下面就盘点一下名人品蟹吟诗的风流韵事。
大诗人李白钟情于蟹,
曾写道,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饮酒啖蟹
醉也狂哉
文豪苏东坡更是嗜蟹成癖
常以诗换蟹
堪笑吴中馋太守
一诗换得两尖团(螃蟹,古称尖团)
文豪一诗换两蟹
得意之状可掬
难怪食蟹后,竟有
不到庐山辜负目
不食螃蟹辜负腹
之感叹!
宋代陆游爱蟹近痴
曾云:
传方那鲜烹羊脚
破戒尤惭擘蟹脐
蟹肥暂擘馋涎堕
酒绿初倾老眼明
只道动手掰开肥蟹时
已流下了口水
持螯把盏
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来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
《红楼梦》第38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把大观园中的螃蟹宴
写得深刻至极
栩栩如生
北京近代四台甫医之一的施今墨(1881一1969)也是个嗜蟹之人。每年暮秋时节南下行医,名为行医实则是为了品尝当季的大闸蟹,还按营养规范把各地的蟹分为六等,一等为湖蟹(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二等为江蟹;三等为河蟹;四等为溪蟹;五等为沟蟹;六等为海蟹。
中国食蟹的历史悠久,而文人雅士从品蟹到吟诗作画,通过文字的记录从而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供后世参考。让后世对蟹文化的发展有迹可循!